基金会工作人员参加首届地方教育制度创新奖2012-08-11 20:45:19

 

给我留言

北京市西部阳光农村发展基金会

  •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外大街乙6号朝外SOHO D座0756室
  • 邮编:100082
  • 电话:010/62211669 62211373
  • 传真:010/62211669(转8005)
  • 邮箱:xy@westsa.org
12月6日,基金会全体工作人员参加了由21世纪教育研究院组织的地方教育制度创新奖颁奖典礼,此次颁奖典礼首次打破常规,采取纯公益的模式通过民间公益机构发起评选地方政府近年来的教育制度创新亮点,这是空前的一次民间颁发给政府的奖项,颁奖典礼隆重中不失亲和,参与嘉宾均表示这将是他们记忆最深的颁奖典礼。
颁奖典礼中共产生了10名地方教育制度创新奖优胜奖和10名地方教育制度创新奖优秀奖,基金会工作人员也从此次颁奖典礼中看到了许多民间机构的巨大能量,学到了许多大型会议筹备的注意事项。
附: 基金会理事长杨东平在会上的致辞

尊敬的各位来宾、来自全国各地的获奖代表:
在全国隆重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的时刻,我们欢聚一堂,举行首届地方教育制度创新奖的颁奖典礼,这是用实际行动,对30年前开始的改革开放最好的纪念!首先,我代表主办方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南都基金会和搜狐教育,对各位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对获奖单位表示衷心的祝贺!向全程参与、支持这次评选活动的地方领导、专家学者、媒体、有关部门和各界人士,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我们正在进行的评选和颁奖,是一种创新。对地方政府的教育制度创新进行表彰,这是头一回。我国当前的教育,可以说是成就巨大、问题成堆。有很多久治不愈、愈演愈烈的“老大难”问题,需要我们实践中创造性地加以破解。正如著名改革家吕日周所说的:中国社会的任何问题、难点题,在基层都有解决的办法,我们需要的是去发现它、肯定它,宣传它和推广它。这正是我们开展这一评选的初衷。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组委会启动地方教育制度创新的评选。通过各地媒体、专家学者的推荐、地方自荐、搜集和整理案例。案例分布在以下6个领域:地方教育行政改革、促进教育公平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促进民办教育的发展、改变应试教育弊端的考试制度改革、农村教育改革、农民工子女教育。今年8月,在网上公布53个入围案例,进行网络投票。在此基础上,经专家评审组的两轮评选,最终评选出前20名,即10名优胜奖和10名优秀奖的奖项。待会儿,我们可以领略和分享他们的经验。
在评选过程中,各地教改探索之丰富活跃,地方政府之积极踊跃都出乎我们预料。它回应了这么一种普遍的担心:一场理性、建设性和实质性的教育改革是可能的吗?显然,答案是肯定的。地方教育制度创新的实践增强了我们的信心。一场以制度变革为中心的实质性的教育改革,不仅要有锐意改革的精神,要有清晰的理念和目标,要有坚实的民意支持;而且改革方案必须建立在基层探索的扎实基础之上。教育从本质上就应当是因地制宜,从各地的实际需要出发,从解决实际问题出发的;由于中国地域广大、情况各异,这种自下而上、因地制宜的改革实践就更为重要。它们构成了成功“过河”所需要摸到的一块块“石头”,从而通过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两个过程的互动,凝聚动力,形成合力,推进整体性的制度变革。这也是我国改革开放30年的成功实践所提供的一个重要启示。
在大致相同的制度环境中,总有一些地方做出不同凡响的成绩,显示了教育家精神在教育变革中的具有决定性的能动作用。90年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写过一篇文章《第一流的教育家》,他批评了我们常见的只会说官话的“政客的教育家”,只会读书,教书,做文章的“书生的教育家”,以及只会盲行,盲动的“经验的教育家”。他说“在教育界有胆量创造的人即是创造的教育家,有胆量开辟的人即是开辟的教育家,都是第一流的人物。”“教育界有这种魄力的人,不愧受我们崇拜。”今天,在我们的现场就汇集了许多这样勇于改革、勇于创造的优秀的教育家。在此,谨向他们致敬!中国的教育家层出不穷之时,便是中国的教育改革成功之日!
这次评奖的另一个不同之处,是区别于政府内部的自我评价,由民间组织来评价政府表现。这在教育界是第一回;但在我国的社会生活中,是第二回。这一评选是学习由中共中央编译局与中央党校、北京大学等有关机构联合发起的“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这个评选已经成功进行了四届。举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必须有广泛的公众参与,必须有人民群众参与评价的方式和渠道。依据严格的评审程序,由民间机构、专家学者、大众媒体和公众对政府绩效进行评估,其结果往往更为公正、客观,更有公信力。事实上,这也是世界上很多国家的普遍做法。我们相信,随着这一活动持久地开展下去,一定会对我国的教育制度变革产生积极的、实际的促进作用。
各位来宾、各位朋友,中国教育正处在一个重要的转折点。面向21世纪,中国需要新的教育哲学和教育理想、需要新的战略、目标和发展模式,需要推进以体制改革为中心的教育改革,需要持续的创新与突破。目前正在制定之中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确定了重大问题公开讨论的工作方针。让我们共同参与和推进这场历史性的教育变革,举办能够兴国的教育、让人民满意的教育,重新焕发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古国的教育之光,实现中国的教育现代化和社会现代化!
谢谢大家!

杨东平
二○○八年十二月六日

友情链接: 北京市民政局 | 北京市财政局 | 首都公益慈善联合会 | 中国社会组织公共服务平台 | 基金会中心网 | 慈善中国 | 深圳元远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外大街乙6号朝外SOHO D座0756室

电话:010/62211669 62211373

传真:010/62211669(转8005)

COPYRIGHT 北京市西部阳光农村发展基金会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046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