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晓燕—我不是领袖,我只是探路人2012-11-23 23:38:42

 

给我留言

北京市西部阳光农村发展基金会

  •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外大街乙6号朝外SOHO D座0756室
  • 邮编:100082
  • 电话:010/62211669 62211373
  • 传真:010/62211669(转8005)
  • 邮箱:xy@westsa.org
 

                      梁晓燕:自然之友发起人之一 西部阳光前秘书长

不做领袖 她是组织的领导者和探索者

 

梁晓燕这个名字很普通,在网络上搜索,能找出很多同名同姓的来,而关于我们要采访的梁晓燕的资料却少之又少,这不仅让我怀疑,这是平时总有人提起的民间公益领袖吗?她为什么这么低调?是什么让她一直坚持推动民间公益?为何从环保领域转到教育领域?而教师、民间教育学者、资深媒体人、公益领袖,这么多身份,究竟哪一个才是她?

民间公益领袖是最不喜欢的称号

梁晓燕说,如果真的想接受某种赞扬的话,那她希望自己自己成为民间公益的一个探索者。因为探索者的要求是要走得比较早,要经历更多的磨难,要激发更多的智慧,公益对探索者的要求更高,因此,探索者是她对自己的褒奖,而领袖实在是不合适的一个词汇。

从环保到教育一直走在前面 无愧探索者的称号

梁晓燕对自己的定位非常清晰,她不是一个身体力行的用某种行动来感动社会感动的大家的人,她更多的使命是让公益普罗大众,让全民都有做公益的意识。对于梁晓燕而言,这也许才是她做公益的真正目的。[详细]

独家对话:是追求让我坚持【责任】

网易教育: 您有很多身份,哪一个是您最喜欢的?

梁晓燕:其实要说我也不是大学教授,我很早就离开大学了,但我在大学里工作过。作为教师,我也在大学的课堂里给大学生上过课,但我也在农村的小学里给小学生上过课,其实我觉得是非常非常不同的感受,作为一个教师,我认为也许做大学教师我还称职,但做小学教师我其实不称职,教师其实是一个不容易做的职业,做一个好教师是很难的,是要投入很多心力的,所以我只能说,我是一个愿意做好教师的公益人。

网易教育:西部阳光农村发展基金会最近在做些什么?

梁晓燕:我们刚刚有一个农村寄宿制学校驻校社工项目获得了一个公益大奖。因为在我们的研究过程中发现两个问题:第一,农村的教育质量为什么那么差。第二,农村孩子们在学校里除了学习以外,他们人生的成长,他们自己成长性的需求在多大程度上得到了满足,满足了吗?谁去满足他们?我们在关心这个。因此我们提出的农村寄宿制学校驻校社工项目就是基于此的。我们在这里会特别地去关注孩子们的成长需求,这一点我也要特别讲到,关注农村教育,也许现在我们很多人,眼睛基本还看在成绩上,看在怎样升学,怎样考大学上,当然这也是很重要的,可我们要知道,那些东西永远是他们人生中的一部分。

网易教育:之前做环保,后来做教育,自己是在什么样的决心之下去做公益的呢?

梁晓燕:我很难说有什么特别的想法要做什么,而是这跟我的社会理想自然的选择,我希望我们这个社会是高度和谐的社会,一个好的社会,一个健康的社会应该关注到每一种人,我在想,我们怎么去做,帮助这个社会更加多元、更加丰富,更加关注到不同的、切实的需求,他是我的社会理想的一部分。

网易教育:做公益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梁晓燕:其实困难不应该是钱,我觉得是人,就是全心全意投身做公益的人太少了,我想公益也是一个职业,它也可以慢慢成为一个行业,但是它需要有人来推动,它要成为一个好的行业,它要真正变成一个有吸引力的职业,它要真正变成让受众获益的社会行动,是人做出来的。[详细]

                       梁晓燕介绍农村基础教育问题研究成果                                         梁晓燕接受网易教育专访

同题问答【责任】

  • 问题一

    正能量首先是有目标的,面对目标,正和负,是有方向性的,所以我觉得教育正能量一定是有我们非常非常重要的教育目标和教育理念,在教育目标和教育理念确定的前提下我们才能判断这个东西是正向的还是负向的,

  • 问题二

    我们特别缺少对人的关注,现在为什么我们整个教育大格局越来越跟这个东西相悖?其实跟我们的教育高度行政化、高度大一统、高度意愿,跟这个东西直接相关,高度行政化,我们的行政目标往往会超越为人服务的目标。

  • 问题三

    第一,让学校成为办学主体。第二,让民间的教育公益力量拥有更广阔的空间和可能性,去实践多元、丰富的教育内容。如果这样的话,我当然觉得我们的教育会被注入很多的正能量。

  • 徐德光徐德光徐德光

人物语录

  • 当你一直做下去的时候,看到那么多变化,真正感觉到自己的生命有意义。
  • 我上课,看到那么多孩子的眼睛看着我,我想,我的生命就应该这样去度过,这就变成了一个很自然的事情。
  • 更开放、更多元、更丰富,教育面对的是不同的人和不同层面、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人,我们也希望这种丰富和多元是说教育主体。
  • 这几年最受触动的是什么?说句实话,最受触动的是辍学率。
  • 要让公益组织化,要让它持久地做,要让它钻进去,有提高,这个团队在提高当中去把自己对教育的认知、教育的能力提升,转化成公信力。

精彩图片【责任】

西部阳光的获奖公益项目
3、西部阳光的使命和愿景
西部阳光的办公室

              西部阳光的获奖公益项目                     西部阳光的愿景和使命                             西部阳光的办公室  

  •                                      

人物经历

1984年 北京外国语大学毕业,并留校任教14年

1993年 作为发起人之一,成立民间环保组织“自然之友”, 历任理事至今;2008年任总干事一年;

1994年 任图书策划人,电视栏目策划人等,也是公益通讯《民间》的发起人兼前主编;

2000年 赴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哈佛大学做访问学者两年半;

2003年 全职投入民间教育公益事业,任北京天下溪教育咨询中心总干事等;

2007年 赴广西偏僻农村学校调研、支教;

2008年 北京西部阳光农村发展基金会秘书长。


文章来源:(网易教育频道)
http://edu.163.com/special/2012/energy04.html

友情链接: 北京市民政局 | 北京市财政局 | 首都公益慈善联合会 | 中国社会组织公共服务平台 | 基金会中心网 | 慈善中国 | 深圳元远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外大街乙6号朝外SOHO D座0756室

电话:010/62211669 62211373

传真:010/62211669(转8005)

COPYRIGHT 北京市西部阳光农村发展基金会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04654号